《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巴蜀符号到底算不算文字?这场讲座,孙华解答汉字的“十万个为什么”丨汉字中国100讲
讲座现场
汉字何时发明?它是原始符号的演化还是圣贤的灵光一闪?神秘的巴蜀符号是否也是文字?7月8日,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举行第二场配套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以《从文字发明到书体大备——汉字发展历程概况》为题,分享他的看法。
谁发明了汉字?
(资料图片)
巫师、史官或是最早的“仓颉们”
“成熟的文字应该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而不能是只记录思想片段的符号和图画。按照这种标准来看,商代后期的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汉字。”孙华表示,在一些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曾在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品上发现先民们留下的刻画符号,“这些符号相比于纯粹的图画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和抽象,但是它们往往单个出现,未能形成一个表达一组含义的符号串,在解读上也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还算不上文字”。
孙华
关于汉字的起源,孙华倾向于“突变说”,“殷人迷信,因而有大量的占卜、祭祀需求,因此很有可能就是当时的那群神职人员有意识地创造了文字。”他进而认为,它们作为文字的初始阶段,应该是限定在一个包含史官、巫师等在内的贵族知识阶层内使用,“有记录信息的客观需要。“之后再随着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替、教育的普及等方式,使小圈子里同行的文字渐渐被更多人掌握。
古人也追求汉字简化?
隶书成汉字字体演变的“分水岭”
对于一个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要去辨认殷墟甲骨上的文字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的。但如果材料换成的里耶秦简或居延汉简,难度则会大大降低。
里耶秦简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这背后其实涉及秦汉之际发生的汉字“隶变”,以此为分水岭,划分出了汉字的“古文字时期”和“今文字时期”。
古文字时期其实又分成了三段。商代后期到西周前期、西周后期到战国前期、战国后期,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见证文字体系的逐渐完备,以及古人对书写规范性、美观性追求的增强。
史墙盘铭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着手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以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所确立的秦小篆称为帝国范围内通行的标准字体。但由于小篆书写相对复杂,下层官吏一般以隶书作为手写体。在之后的秦汉更替中,隶书逐渐取代小篆成为官方标准字体,至此正式进入汉字的“今文字时期”。
展览展出的殷墟甲骨
王羲之写不出《兰亭序》?
“书圣”是最能引领时代的书法家
长久以来,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直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赞誉,尽管真迹在唐代失传,但历代的名家临本反而使其声名日大,此次“汉字中国”特展展出的赵孟頫临《兰亭序》就成为此次展览中最具人气的展品,观众为一睹真迹,往往需要在展厅内排队1小时。
赵孟頫临《兰亭序》
然而,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象山王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多通王氏家族成员墓志,其中就包括本此次“汉字中国”特展展出的王兴之夫妇墓志。“这次考古成果引发了郭沫若先生的兴趣,他注意到王氏家族的墓志都是用隶书而不是楷书。由此,他认为既然王氏家族的墓志都用隶书写就,王羲之也应当写隶书,行书作品《兰亭序》没有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
王兴之夫妇墓志
孙华从中国民间的丧葬传统出发,阐述自己的见解。“其实中国人是有用古体书写墓志的习惯的,体现对古代礼仪的尊重。”所以在魏晋时代,墓志用隶书书写也并不为奇。“书法家往往是引领时代书风的。在那个人人都用毛笔写字的时代,一定要能超过一般人才能成为书法家,而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定然得比一般的书法家写得更好,他的风格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
秦公钟
巴蜀符号是文字吗?
应当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
近年来,伴随着三星堆新一轮考古的开展,神秘瑰丽的古蜀文明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的眼光,大家也期待着三星堆能有文字的发现。
“三星堆目前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文字,很有可能当时的古蜀人还没有掌握文字。”孙华表示,在三星堆所处的时代,古代汉文字刚发明不久,还只是在殷墟附近的商朝贵族集团内部流传,没有对外推广。
巴蜀印章
同时,多年以来,在四川地区出土的众多战国青铜器上,刻有一系列充满神秘色彩的符号,有人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称之为巴蜀符号,“我不认为巴蜀符号是文字。”孙华表示,在秦并巴蜀以前,四川盆地内的巴人和蜀人已经在使用楚系文字,秦并巴蜀之后又转而使用秦系文字,虽然字体有变化,但都是古汉字,“我推测当时的人们不会在已经掌握了一种成熟的文字之后不用,反而去另外创造一套新的根本不成熟的东西。”至于巴蜀符号,孙华认为,应该是当时巴蜀地区的统治集团内部使用的一种具有原始记事意义的符号,”但它们具体是什么含义还有待今后慢慢解读。“